□葉鋒王浩明
  運行20餘年的公積金制度,對推進住房市場化和住房保障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也逐漸暴露出功能弱化等問題。公積金改革應加快前行。
  目前,各地公積金的主要功能還是發放購房貸款。不過,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房價收入比趨於懸殊,公積金對職工購房提供的支撐力也相對下滑。尤其是大量面臨首付困難的職工,實際上無法使用公積金購買住房,對於租賃、裝修、物業支出等多元化的住房消費需求,公積金給予的支持不夠“給力”,在材料審核、標準設定等方面規定的要求,更是設置了種種門檻。
  此外,公積金在保值、風險管控、公平性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住房公積金結餘資金9498億元。這近萬億巨款,均以普通存款的形式存放在銀行。數據還顯示,過去10年職工個人公積金賬戶加權平均存款利率僅為1.89%,比同期平均CPI低1.07個百分點。各地公積金管理信息不共享,也使防範“騙提騙貸”等資金安全風險存在困難,一旦出現不測,公積金將面臨巨大數據風險。而不同行業之間公積金繳存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差距,則不斷衝擊人們關於社會公平的底線。
  關於公積金改革的呼聲近年來不可謂不強烈,但條例修改、制度完善等工作卻進展緩慢,創新工作更是明顯滯後。以公積金條例的修改為例,現行的公積金條例是2002年修訂。10多年來,房價已翻了幾番,修訂條例呼聲高漲,但未見實質性動作。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公積金制度正處在創新轉型的重要時期,改革是發展的唯一齣路。公積金制度是否能保持生命力,就看是否跟得上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這幾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規模巨大。通過住房保障幫助進入城市就業的農民成為市民,平穩地融入城市生活,這既對公積金制度適應住房多樣化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也對進一步提升公積金覆蓋面和使用效率、完善投資運作模式、加強組織管理等提出了新課題。
  根據住建部的部署,今年下半年將在全國開展加強和改進住房公積金服務專項督查工作,通過督查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住房公積金服務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上海於27日公佈了改進公積金提取及使用的新政策,比如提高公積金支付房租、物業費額度,規定申請人無需提供收入材料證明,提取支付推行“沖還租”等。類似措施在多地亦有推出。
  人們期待,公積金制度的改革能衝破阻力,加快推進。當下應加快其創新轉型,健全公積金支持保障房建設和多元化住房消費需求的機制,更好地幫助解決住房問題,保障社會公平,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住房公積金模式。
  (原標題:公積金改革應加快前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84wlfx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