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8-04來源: 信息時報2008年10月,一名巴勒斯坦人從地道的出口拉出一條牛,這是從埃及走私過來的。 2009年9月,兩名巴勒斯坦人牽著從埃及走私過來的一隻羊穿過地道。 地永慶房屋道成了加沙民眾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圖為一名埃及新娘通過地道進入加沙。 2013年9月,一名巴勒斯坦青年在通往埃及的一條地道內忙活。 挖掘地道並非只是哈馬斯的行為,當地不少民眾和商人都會參與其中。
  (上接B04版)
  加沙圍城 封鎖把房屋買賣巴人逼入地下
  加沙地道並不是專門針對以色列而開建的。在即將出版的新書《加沙歷史》一書中,巴黎政治學院教授費盧描述稱,歷史上最早提及加沙地道的是在公元前332年,當時,亞歷山大大王想攻打這座波斯人統治的地中海城市。亞歷山大想快速勝利,可是“攻打加沙,搞了100天的無用進攻以及挖地道。”加沙陷落後,憤怒的mSATA亞歷山大立即展開了報複行動。
  當然近代的加沙地道是與以色列人有關的。自從2000年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興起後,以色列國防軍就封鎖了加沙地區。被以色列和埃及領土所包圍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帶,三面都被以色列與埃及先後沿加沙邊境線修建的帶電的鐵絲網所隔離,長期處於嚴密封鎖下。加沙與外界唯一的陸地通道是包圍圈上所設的5個邊境檢查站:北邊進入以色列的埃雷茲和蘇法通mSATA道,南部進入埃及的拉法通道。
  封鎖直接導致加沙經濟支柱褐藻醣膠──蔬菜產業崩潰,且只有極少數人能獲准進入以色列工作。加沙地帶面積為140平方公里,卻有超過150萬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在這裡,人口密度非常高。當地深受貧困、失業和惡劣的生活條件所困擾。尤其在以色列的長期封鎖政策之下,加沙民眾貧困狀況更加惡化。為打破以方的封鎖,哈馬斯在加沙邊境共挖了數百條四通八達的秘密地道。
  經濟命脈 汽車牲畜香煙都能運
  地道一般在鬆軟的沙質土地上開挖,空間足夠大,不但能通過人,還能通過利用軌道的小車。加沙地道的挖掘方法不盡相同,有些是直接靠硬土層支撐,有的則採取鐵板加固。挖掘過程中,地道每掘進3-5米,包工頭都會帶指南針,前去視察一番。
  當掘到7米深時,地道里就會架起馬達,用於拖曳“小船”──裝滿沙土的筐子,兩名工人站在地道口負責傾倒泥土,然後再將空筐放入馬達傳送帶。如果拉出的泥土變軟的話,就意味必須調整掘進方位,依靠硬土帶作為支撐面,或在洞頂採取加固措施。通常,一條長200米的地道需要半年才能完成。
  在非戰爭時期,地道主要用於商品的走私。加沙地道並非全是哈馬斯開鑿,更多的情況是加沙當地一些企業主挖掘,他們通過向走私者征收地道使用費而牟利。另外一些地道是巴勒斯坦或者埃及的走私商人挖掘的。而地道的走私功能也創造了“地道經濟”。這一經濟交易模式已成為加沙的特色。
  近年來,巴勒斯坦人通過挖地道通往埃及,打破了以色列對旅游、進出口的封鎖。各種物資,汽車、牛、香煙都能進來。哈馬斯控制加沙後,開始對地道走私進行收稅。由於埃及政府的更迭,通往埃及的地道近年來已經被關掉不少。現任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也用推土機清除了不少地道,重創脆弱的加沙經濟。
  歷史承載 折射中東的複雜關係
  地道可以將外界走私物資輸送到加沙地帶,對加沙民眾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也為加沙地帶極端分子向外發起襲擊提供了“通道”。雖然東北方向通往以色列的地道已經挖了幾年,不過直到去年才引人關註,特別是在通往埃及的地道被關閉之後。去年的大暴雨淋出了幾條地道,以方發現,地道里有強大的彈葯儲備,且經過特殊加固,從地面上很難將其炸開。哈馬斯因此也將地道看成是與以色列過招的一個戰略資源。
  美國一名退休大使、中東問題研究學者亞瑟·休斯將加沙地道比作“舊電影里的礦井巷道”。它們靠木梁支撐,步行通過完全沒問題。“哈馬斯會把地道設計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區,”退休美國外交官菲利浦·威爾考克斯說,“地道開在哪裡,當然會造成哪裡的平民傷亡。”
  加沙地帶地下錯綜複雜的地道工程,本身就是巴勒斯坦抵抗運動哈馬斯、埃及、以色列三方複雜關係的現實寫照。地道一端是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另一端是以色列和埃及兩個中東大國。未來哈馬斯與埃及、以色列的關係,將決定加沙地道或興盛或衰落的未來。
  
  (原標題:巴以之戰 加沙地道搶頭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84wlfx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